50th week Summary
From 3/15/2022 to 3/20/2022
这次就直接用日记好了。
琐事不提。
正文
2022年03月21日早上07:14
早上好。
昨天晚上九点睡到十二点,夜里就睡不着了。
《我和我的1.5天》。
想了一宿,根据现实的情况,我今天主要想说这个学习的问题。
几个话题:
- 学习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——每日都有新气象、新收获;
- 慢慢走最快——认识到每天的力量有限;
- 制定一个科学的、线性的、定量的可执行计划。
- 遇到诱惑——算了吧;遇到困难——顶上吧。
学习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——每日都有新气象、新收获
这是根据我的大致研究方向的性质来决定的:Linux/OS/C。
根据我的一圈调查来看,国内在这一块还是非常不足的,也是计算机的知识领域内比较深入的一部分了。
不论是说为了自己的兴趣,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,我都要向这个方向深入。
但是呢,据现在来看,显然Linux这一块国内并不怎么能“吃的透”;其细分领域的就业面尚可,工资也不会有多么惊艳(不过做到一个比较错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还是够的吧)。
不过毕竟是我的兴趣,我向来是不愿违逆我的自由意志而行事的,所以我得学下去。
可是在这样一个相对不好,前途未卜的方向里,我又该以怎样的一个心态去面对呢?
我想,我得坐得住冷板凳。
坐得住冷板凳并不是空有一身热血就可以做得到的。
我需要啃很多的大部头,我需要耐得住寂寞、禁得住诱惑。
这就到了第二个话题:慢慢走最快。
设想一本书六七百页,每天能读个三十来页,那么要多长时间读完呢?
算上其中的作业题、思考题和实验,大概要一个月上下。
一个月只面对这一本书,一定是很枯燥的。
我虽然没有像有些人一样适应了抖音类、甚至b站类视频的节奏,即使站在视频创作者的制作周期的角度来看,对于学习研究,对于坐冷板凳,也是远远不够的——哪能一个星期、半个月就能出一个很不错的成果呢?
我特别喜欢习总说的那句论断:改革进入深水区。我的学习进程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,一个继续深入之前全部为0的阶段。我得保持状态,不能懈怠。就要静下心来,一点点把书啃掉,一步步把路走踏实——慢慢走最快。
那么我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、线性的、定量的可执行计划。
科学,即量力而行:我得量化评估我的学习能力,然后才能根据这个能力来安排计划。
线性,指的是每天的学习进度/进步幅度大致相同,这样才能让我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节奏;并且做好预备时间的规划来应对、处理一些较为急迫的事件——这个时间在统计的时候应当做加法,而不是做减法。
定量,包括每日、每周、以及每月的定量。我需要在一定的短时间内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以供参考执行,而不是像“学完一本书”这么简单。每日自行赋予作战任务是一个优秀的习惯,每周进行回顾总结让我更能把我方向和进度,不致使计划失控;而每月的总结/休息,是为了回顾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,重新明确自己到底做了什么,接下来要往哪里去做。
这样执行起来才最自然,执行效率才最高。
我还需要预防机制。
有的时候我的感觉也很能启发我:晚上想看手机的时候,我会跟自己说:算了吧,我太困了;当我做一个陌生的任务手足无措的时候,我会跟自己说:别慌,不要找别的借口,冷静下来,继续分析解决。还应该建立一个代餐机制:给一个暂时的满足,比如说喝杯水、睡一会(注意是一会!)、走一走、处理一下信息等,但切忌聊天、看视频等娱乐活动。
最后祝我能够平和地做事、认真地学习。
现在是早上7:51